买房退契税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房屋买卖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决定在原来的房屋交易契约上进行变更的一项行为。买房退契税的退回金额取决于地方政策的具体规定和购房者的投资周期。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退契税的政策规定
退契税的政策规定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并发布的。根据《房地产税法》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和缴纳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19〕49号),明确规定:“个人出售房屋,未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等证明房屋所有权的证明文件的,应自3年内卖出部分的售价,按20%的比例扣除相关费用后,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个人所得税;个人购买房屋,未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等证明房屋所有权的证明文件的,3年内再次转让房屋,其增值部分应纳税。”
二、退契税的具体金额
退契税的具体金额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1、购房时间:购房时间是影响退契税退回金额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购房者在房屋交易之后一年内退房,则需要支付全额契税,不予退回。如果在购房后2-3年内退房,可以退回30%-40%的契税。如果在购房后4-5年内退房,则可以退回60%-70%的契税。
2、购房价格:购房价格也对退契税的退回金额有一定的影响。契税的计算是按照购房价格的金额,与购买者的个人收入情况结合计算的。购房价格越高,可以退回的契税金额也就越多。
总体来说,买房退契税的具体金额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考虑到购房时间、购房价格等多个因素。购房者可以先了解当地政策规定与税务总局的有关通知,再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投资周期和退契税的退回金额。此外,购房者也可以向当地房地产交易中心或不动产权威机构咨询,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涉及买房退契税的各个具体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