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芳是双汇的董事长,他是一个经验丰富且充满的。在他的下,双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双汇作为最大的肉制品企业之一,不仅在国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逐渐向国际拓展。沈瑞芳个人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他成功地将双汇打造成为了一个行业的领军企业。他注重创新和品质,始终坚持提供优质的产品给消费者。此外,他还注重企业的责任,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为做出了积极贡献。总之,沈瑞芳是一个具有杰出个人经历、才能和责任感的企业家。
双汇发展企业概览
基本信息: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1998年10月15日成立,于1998年12月10日上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
主营业务:畜禽屠宰、肉类食品的加工销售和食品包装,主要产品是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生鲜品冻品
双汇集团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改革创新,搞活企业求生存
1984年,万隆当选漯河肉联厂厂长,当年即盈利,结束了26年的亏损历史。[8]为维持企业运转,万隆带领职工们杀猪、宰鸡、宰牛、宰兔、宰乳猪,从资不抵债的小肉联厂,到全球规模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9]
90年代——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肉类工业。
为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双汇还引进、吸收、消化世界的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肉类工业,先后从美国、德国、荷兰等引进5000多台设备,把世界的腌制技术、乳化技术、冷分割技术、保鲜技术应用到了肉类工业。[9]
新世纪——专业专注,成为最大肉类加工基地
2000年双汇率先从欧洲引进国内第一条冷鲜肉生产线,并且把冷链生产、冷链运输、冷链销售、冷鲜肉连锁销售模式引入,开创了肉类第一品牌。[10]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30多个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连续多年居肉类行业第一位。
双汇是做什么的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目前总资产约60多亿元,员工4万多人,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建有二十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年屠宰生猪能力1500万头、年销售冷鲜肉及肉制品200多万吨,是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双汇集团是从一个资不抵债的地方小型肉联厂发展起来的。80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1990年突破1亿元,1995年突破20亿元,2000年突破60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20亿元,成为肉类加工企业和河南省首批超百亿的企业集团,2005年双汇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再次成为食品行业第一家、河南省首批销售超200亿元的企业,在大型企业500强中列131食品行业第一位